職業性皮膚癌的癥狀是什么?職業性皮膚癌怎么治療?

職業性皮膚癌的癥狀是什么?職業性皮膚癌怎么治療?

職業性皮膚癌

  職業性皮膚癌指從事職業工作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而發生的皮膚腫瘤。有些職業創傷發生在原來正常的皮膚上,經過相當時間在原創傷部位發生腫瘤,從創傷到腫瘤出現可發生如潰瘍、瘢痕等持續性體征。

目錄

1.職業性皮膚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職業性皮膚癌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職業性皮膚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4.職業性皮膚癌應該如何預防
5.職業性皮膚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職業性皮膚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職業性皮膚癌的常規方法

1.職業性皮膚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是引起職業性皮膚腫瘤的主要化學物質,包括瀝青、焦油、煤煙、炭黑、石蠟及礦物油等。長期接觸這類物質及其代謝產物可誘發皮膚癌。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謝過程中的產物,在體內通過環氧化酶、微粒體羥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轉變為環氧化物即烴化劑,與核酸結合,干擾遺傳信息,導致轉錄時生成異常的堿基對或妨礙完全解離而發生癌變。砷劑致癌可能是長期接觸砷及砷的化合物所致。潛伏期達15年以上。實驗證明砷劑主要封閉DNA聚合酶作用而引發腫瘤。誘發皮膚癌的化學物尚有烷基化物、芳香胺類、氮染料、吖啶黃、氨基甲酸酯、煙草、二甲基亞硝基脲、氯丁二烯、硝酸胍、乙酰氨基芴及二甲基聯苯胺等。:日光照射可增強多環芳香烴的致癌作用。光化物質也能激發紫外線(UV)的致癌作用。UV的致癌光譜為240~320nm,以290~300nm致癌力最強。離子輻射也會致癌,在原有放射線皮炎基礎上,接受量相當于3000cGy,可致皮膚癌,潛伏期約25~30年。有些職業創傷發生在原來正常的皮膚上,經過相當時間在原創傷部位發生腫瘤。

2.職業性皮膚癌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職業性皮膚癌發展較快,破壞性大,可伸入結締組織,軟骨,骨膜及骨骼,常可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晚期可發生內臟轉移。

3.職業性皮膚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職業性皮膚癌為非轉移性腫瘤,同時組織學上位于創傷部位。有些職業創傷發生在原來正常的皮膚上,經過相當時間在原創傷部位發生腫瘤,從創傷到腫瘤出現可發生如潰瘍、瘢痕等持續性體征。

4.職業性皮膚癌應該如何預防

  職業性皮膚癌的預防要注意加強個人防護,盡量減少與可疑致癌物的直接接觸,尋找不具致癌性的代用品。

5.職業性皮膚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職業性皮膚癌的診斷主要是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有些職業創傷發生在原來正常的皮膚上,經過相當時間在原創傷部位發生腫瘤,從創傷到腫瘤出現可發生如潰瘍、瘢痕等持續性體征。患者要定期體格檢查,遇可疑損害,及時作組織病理檢查和皮膚檢查。

6.職業性皮膚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職業性皮膚癌手術后,耗氣傷血,宜多食用補氣養血之品,選用粳米、扁豆、大棗、龍眼、荔枝、香菇、鵪鶉蛋、胡蘿卜、山藥、藕粉粥、豆類等。要千方百計增加病人的食欲,經常更換菜肴品種,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調配。要讓病人保持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癌癥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特別是蛋白質的消耗很多。經常吃瘦豬肉、牛肉、兔肉或雞鴨家禽。如果病人厭油膩葷腥,可換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非肉類食物,如奶酪、雞蛋餅、咸鴨蛋等。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應多吃煮、燉、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煎食物。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一些有助于抗癌的食物,如蘆筍、海帶、海藻、洋蔥、大蒜、蘑菇等。

7.西醫治療職業性皮膚癌的常規方法

  職業性皮膚癌恰當的治療方法不僅以皮膚癌的組織學類型為基礎,還要根據解剖學部位、患者年齡、性別、一般健康狀況。在解剖學部位上應注意是否某些部位手術后易復發,某些部位能達到治療計劃的預期效果,如眼眶周圍、鼻周圍、耳周圍是復發率很高的區域,因此必須選擇治愈率更高的療法。應綜合考慮患者的一般健康情況,如有凝血障礙或接受抗凝血治療時,必須采用不出血的方法治療,冷凍治療、C02激光、放射治療均可應用。年老體弱,女性患者過長時期的放射治療,有時耐受不了,可以選用刮除術和電干燥法,也可應用外科全切除術。

  一、藥物治療

  1、局部治療

  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貼及局部注射。早年用0.5%秋水仙胺軟膏做腫瘤局部外涂,效果較好。近年用5-Fu軟膏和博萊霉素軟膏,同樣取得較好的效果。

  (1)博萊霉素:一般用0.1%或2%的軟膏,每日涂1~2次,一般無副作用。軟膏可以在室溫下保存6個月其效價不降低。

  (2)氟尿嘧啶:一般臨床用0.5%的軟膏,每日涂l~2次,對表淺的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的原位癌,療效甚好。

  2、全身治療

  (1)適應癥:對在原有疤痕基礎上發生的鱗形細胞癌、皮膚與粘膜交界處的鱗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發生區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者需用全身化療。

  (2)BLM對向外增殖型的鱗癌效果較好,給藥方法為10mg肌肉或靜脈注射,每周二次,300~400mg為一療程。

  (3)PEP(匹萊霉素):不但對原發灶敏感對淋巴結轉移病例也取得30%左右的有效率。用法:一次5mg,每周6次肌肉注射,停藥l天,重復5~7次。

  (4)DDP和ADM聯合應用:化療方法為DDP75mg/m2靜脈滴注,配合水化。間歇3周,所有病人都接受足夠的化療,化療過程中緩解率為87%。

  二、刮除治療

  皮膚科學家一般用刮除術和電干燥法治療基底細胞癌、淺表性鱗癌,是利用腫瘤與其周圍正常膚色的界線進行,用刮匙刮除,術前應注意刮匙大小要適宜,一般較新生物稍大即可。術時稍向下用力,以免滑脫,在常規消毒后,用1%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注射在基底細胞癌或鱗癌的基底部,使其明顯隆起,選好合適的刮匙,一般用3~4mm大小的刮匙將癌灶挖出后,用l~2mm直徑,邊緣比較銳利的小刮匙搔刮腫瘤床的四周及其基底,以刮除伸向周圍基底正常組織內的殘留癌。有時因正常的真皮組織較為堅實,刮除中可以聽到微微的砂礫般響聲,而腫瘤松脆則無聲。搔刮后用電灼器燒灼腫瘤床的四周及基底,然后再用刮匙刮去燒焦的組織,傷口涂以抗生素油膏。其優點是可獲得一個光滑而僅有少量色素沉著的美觀傷口,缺點是沒有切緣的病理檢查結果,無法了解切緣有無癌殘留,因此對此法應該慎用。

  三、化學外科

  此法由美國醫生Mohs首創,用氯化鋅糊劑固定癌腫以后,將其水平方向削下送病理檢查,一直至基底切緣無癌為止。但如今已省略了用氯化鋅糊劑固定組織這一步驟,直接水平方向切削新鮮組織,并連續送病理檢查,直至基底切緣無癌腫為止。此法適用于病灶范圍較大的,邊界不清的以及經治療后復發的病例。

  四、冷凍治療

  適于作刮除術的皮膚癌亦適于作冷凍治療,特別是一些富于纖維成分不利于刮除術的病例。經刮除術及放射治療后復發的病例更適于冷凍治療,但病變必須僅限于皮膚者,侵及其他組織器官者就不適于冷凍治療。治療前必須作活檢證實,因為冷凍治療后沒有標本可供病理檢查。術者將腫瘤邊界加以標記后,將病灶及其周圍2~5mm的正常組織作為治療區域。—20℃是保證腫瘤細胞致死的最佳溫度,然后開始解凍,緩慢解凍比快速解凍能更有效地殺死腫瘤細胞,快速解凍僅限于防止損傷更多正常組織時才使用。冷凍治療的優點是比刮除術有更美觀的傷口,其治愈率可達95%~97%。對眼險部的病變,只要用一個熱的保護物遮蓋眼球后仍可應用此法治療。但此法治療頭皮癌后的復發率高,故多認為不宜采用。

  五、放射治療

  基底細胞癌和鱗癌對放射治療都很敏感,即療效很好,在確定放療前,必須考慮患者年齡、性別、腫瘤病史、解剖學部位、治愈與復發,最后達到的美容效果。

  六、激光治療

  皮膚科常用的激光器有多種,如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等,其用途各不相同,在治療皮膚癌上主要使用二氧化碳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可代替電干燥法。二氧化碳激光是在波長為10600nm發散的紅外線光束,當光束發散時,它可用來汽化皮膚腫瘤,例如基底細胞癌、淺表型鱗癌,使皮膚腫瘤消失,并可與刮除術聯合應用。

  七、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仍為治療皮膚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切除的范圍應隨腫瘤的大小、浸潤深度而異,對于病灶小、淺表而邊界清楚的基底細胞癌,距腫瘤邊緣0.5厘米作切除,一般即可達到沿愈目的。對病灶范圍大、浸潤廣的病例,應距原發灶3~5厘米作切除在有條件的醫院應作冰凍切片檢查。切緣陰性的基底細胞癌,其局部復發率為1%~5%,腫瘤基底的切除范圍隨病灶浸潤深度而定,如發生于頭皮的淺表基底細胞癌,可行廣泛切除后植皮。累及骨膜者應將骨膜一并切除后作帶蒂皮瓣移植及植皮術修復。對鱗形細胞癌的切除范圍基本上同基底細胞癌,但伴有區域淋巴結轉移者應作淋巴結清除術。

  八、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應用于擾素進行皮膚癌治療的研究表明,可能為將來的有效療法,γ2-干擾素局部注射在基底細胞癌的瘤體內,短期內可以得到緩解。